一位家長寫信給我,說她一直奉行「鼓勵替代懲罰」,所以把給孩子的零用錢換成幫忙做家事的酬勞,例如:倒垃圾、洗碗一次50元;清理房間、考一百分100元……。一開始還好,現在老大升上國中,老二念五年級後就不靈了。如果他們不缺錢就叫不動,老大還會說現在通貨膨脹,媽媽付的錢兩年沒有漲價,要求加薪。她來信問怎麼辦?在行為主義盛行時,心理學家發現飢餓的動物進了實驗室後,會很努力的工作以換取食物;哈佛大學的史金納更訂出了有名的報酬率。但是後來發現,猴子會為了好奇心去做沒有報酬的行為,好像除了胡蘿蔔與棒子之外,還有別的成分在內,於是心理學家開始尋找。有一個實驗是把受試者隨機分成A、B兩組,請他們到實驗室來拼樂高,一連做3天。第一天,兩組都無酬;第二 天,A組如果成功拼出一張圖可得到6美元的酬勞,B組無酬;第三天,A組回復無酬,B組則始終無酬。實驗進行到一半時,實驗者藉故離開10分鐘,請受試者等他一下。他其實是到隔壁的觀察室去觀看。結果發現,第一天,兩組人在他離開後都繼續把圖拼完,平均做了4分鐘才停下來休息,表示他們對玩樂高是感興趣的。第二天,A組因為拼完一圖可拿6美元的酬勞,就很勤勞的做;B組仍然跟昨天一樣,做了4分鐘後停下來休息。但第三天情形就不同了,A組因為沒有酬勞了,工作的熱情馬上下降,而B組還是一樣。
也就是說,如果拿金錢去鼓勵某個行為,行為者會失去內在的驅力,短期內很有效,但是長期下來動機會降低,工作會難以為繼。這是為什麼用錢去鼓勵孩子考一百分,久一點後常常會無效。我們如果想要激發孩子的進取心,不可以把重點放在金錢報酬上,要想辦法激發他的榮譽心和自我價值;不能把學習轉換成商業交易,一旦變成商業行為後,就會失去自主性和創新。
我們不因為快樂而笑;而要因為笑而快樂 。
[歡迎進來瀏覽的朋友多多留言給予迴響...。]
- Feb 17 Thu 2011 16:21
金錢當獎勵的危險-洪蘭
- Feb 15 Tue 2011 22:48
感恩帶來富裕的人生 ╱ 貫明
- Feb 13 Sun 2011 10:30
火樹銀花映滿都-元宵節
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。 暗塵隨馬去,明月逐人來。 |
---|
- Feb 08 Tue 2011 16:38
祝福大家開工大吉~~~
心情=╔══╗╔════╗╔══╗╔════╗
財源=║╔╗║╚═╗╔═╝║╔╗║╚═╗╔═╝
- Feb 07 Mon 2011 15:27
人生馬拉松 就是要動動腦
由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主講「社會上流行的大腦迷思」
你相信「右腦開發」、「皮紋檢測」、「嬰幼兒學外語」嗎?這些廣告常讓父母們趨之若鶩,忙著將孩子送去「開發大腦」。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強調,所有的生活經驗都會改變大腦的神經迴路,成人的大腦依然有可塑性,所以「終身學習」的概念才是必要的。
- Feb 07 Mon 2011 15:15
春節過後30日 甩油黃金期
- Feb 02 Wed 2011 19:59
新年好
- Jan 23 Sun 2011 18:16
家事一點通!(大掃除必看!)
- Jan 20 Thu 2011 16:13
俗語說醫生怕治咳嗽 遠離感冒的綠沙拉!
感冒其實並不是一種病。它只是一群症狀的總稱,也就是所謂的上呼吸道感染,可能出現發燒頭痛,鼻塞流鼻水,咳嗽,喉嚨痛,有痰等等症狀。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,根據你自己過去的經驗,應該就可以發現每次感冒的各項症狀其實都不太一樣的。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的結果,有很多種病毒都會引起類似但不全相同的症狀,這些通稱為感冒。
- Jan 16 Sun 2011 19:34
一個12歲小女孩供四個大學生哥哥(不哭你就神了)
- Jan 15 Sat 2011 22:28
2011星座運程-【巨蟹座】
【巨蟹座】
- Jan 15 Sat 2011 00:59
脂肪聰明吃 遠離心血管疾病
作者:陳明文 | 更新日期:2011/01/10
現代人「三高」──高血脂、高血糖及高血壓的問題日益嚴重,三高更是造成許多文明病的主因之一。根據統計,40歲以上的成年人有超過六成深受三高症所苦,每15分鐘更有1人因三高相關疾病喪失生命。其實,三高的發生與我們平日攝取的脂肪比例密不可分!
- Jan 15 Sat 2011 00:12
職業婦女的減壓之道 找回生活樂趣、尋回自信!
車向明心理諮商師(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)
每個人都希望圓一個人生的夢,但女性在生涯發展上,似乎較男性受限。尤其是已婚的職業婦女,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疲於奔命,較男性承受更大的壓力。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的意外事件,更是讓身心處於衰竭的狀態。
- Jan 13 Thu 2011 12:54
MDRT百萬圓桌的歷史
1927年,三十二位卓越的人壽保險銷售員(每人在那一年裡的人壽保險銷售額均達到一百萬美元以上)夢想到要有一個國際論壇,專門用於培養人壽保險銷售與服務的高標準專業方式。他們相信,成長是交流想法的結果。其觀念是:「為了得到,每個人都必須給予。」